“这是我们阳原县揣骨疃村的特产, 叫圪渣饼,在我们这一带可出名了, 酥、 香、甜、 脆, 十分可口, 特别受到我们当地和山西、 内蒙古等地人的青睐。” 5月31日, 走进位于阳原县揣骨疃镇揣骨疃村东街上的圪渣饼加工店内,一股香味扑鼻而来, 店主人王江山、程玉花夫妇二人, 正在忙着制作圪渣饼。
这个小小的加工店, 由制作间和展示间两部分组成。 在制作间内,和面机、 面板、 烤箱等设备齐全,在展示间里, 摆放着各种各样、包装精美的圪渣饼成品盒, 摆放着麻花、起面饼、 混糖饼等各种糕点, 充满着地方特色。
在制作间内, 王江山、 程玉花夫妇身穿一身白色工作服, 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和面、揉面、擀饼、烤制、出炉……一 阵忙活后, 一个个酥、 香、 甜、 脆可口的圪渣饼烤制成功了, 望着这些刚刚出炉的圪渣饼, 王江山夫妇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圪渣饼的配料主要有, 特制面粉、 绵白糖、 奶油、 精制植物油等, 主要有4道工序。一是和面,先将面粉、 麻油、 白糖、 水, 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成面; 二是揉面, 将面经过多次揉搓后, 面开始越来越筋道; 三是擀饼,先将面做成大小均匀的剂子, 然后均匀地擀成饼子; 四是烤制,将烤箱调到适当温度,将擀好的饼子放入烤箱, 温度大小要适宜,不能大了也不能小了, 过一段时间后, 圪渣饼就烤好了。” 在烤制现场, 王江山边制作,边向我们介绍说。
王江山介绍, 圪渣饼, 是阳原县揣骨疃村的特产, 在桑干河一带很有名。 源于清咸丰年间, 阳原人任滨州知府的李增光, 曾以此饼进贡朝廷,得到慈禧太后的赞赏, 遂成为宫廷御膳其中之一。圪渣饼, 沿用传统手工工艺技术, 经过层层精心工序制作而成。
“圪渣饼以酥香甜脆可口等特点, 受到人们喜欢, 宜放在干燥阴凉处, 避免高温阳光直射。” 提起制作圪渣饼的特点和如何保存,王江山说。
王江山是传承了岳父程振全的制作圪渣饼手艺, 至今整整10年了。(张家口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