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文化、中国毛皮之乡、特色体育小镇……一张张响亮的名片,助推阳原旅游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阳原县立足资源优势,将旅游业确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培植,突出泥河湾文化、民俗风情、特色小镇鲜明特色,以全域旅游和四季旅游为引领,大力实施“旅游+”战略,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推介,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业成为动力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使阳原县文化旅游业在 “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联动”新格局中熠熠生辉。
推进项目建设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
要想将文化的软实力,打造成经济的硬支撑,就必须以项目为引领,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阳原县以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围绕以泥河湾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式发展,全面开发温泉、民俗等地域特色文化,全力构建看泥河湾、泡温泉澡、览开阳堡、登青天背、买裘皮衣、赏美玉石、烧平安香、品民俗韵“八位一体”的泥河湾大旅游格局,提升旅游可持续竞争力。目前,全县各大旅游项目建设在有序推进中成效初显。
———建设博物馆项目。阳原县通过多方努力,投资建成了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集科学研究、陈列展示、科普教育、保护收藏等功能为一体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目前已接待社会各界专家学者5000多人次。投资4000多万元的毛皮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成为阳原的一张新名片,作为中国毛皮文化发祥地,阳原县已经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
———编制高规格的遗址群保护规划。聘请国内知名的制作公司完成了《泥河湾遗址群保护总体规划》《泥河湾温泉休闲度假苑项目总体规划》《小长梁旅游景区概念规划》《竹林寺文物修复保护规划》等规划编制。《泥河湾遗址群保护总体规划》已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审,泥河湾遗址群保护项目被河北省列入重点项目。
———推进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完成主景区———小长梁景区大门、主题雕塑、和谐广场一期工程,并对外开放。二期工程规划建设观景长廊、陈列室、休闲室、哺乳动物群雕塑、碑林等,目前工程正在加紧筹备实施。
———稳步推进阳原国际裘皮城项目。阳原国际裘皮城自2013年运行以来,短短五年时间,销售额累计80多亿元,吸引了全国各地200余万游客前来游玩购物,带动阳原县餐饮、住宿呈“井喷”之势,被中国皮革协会授予“五星级专业市场”称号。
———做好泥河湾温泉休闲度假苑项目建设。依托泥河湾文化品牌,规划了占地1万亩,总投资50亿元的集高速公路综合服务、温泉度假、商务休闲、生态农业和新民居为一体的泥河湾温泉文化产业园。在此基础上,整体开发三马坊温泉,打造多功能的温泉康养休闲小镇。
———加大开阳堡历史文化名村影视基地项目建设。以河北省第一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村开阳堡为依托,编制完成该项目的总体规划,预计总投资1亿元。拟修复古堡围墙、城门,恢复墩台,重建九宫街、八卦巷,修缮古堡内17座寺庙,重建、修复三座砖塔、一座石塔等,使千年古堡雄姿得以重现,目前已有《牛村规则》、《时空地道战》等多部影视剧在此取景拍摄。
———推进宗教文化项目建设。阳原佛教始于汉代、兴于六朝,曾是北方地区宗教文化的交汇地,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宗教寺庙有鹫峰寺、玉皇阁和竹林寺。经上级宗教管理部门批准,计划在县城北重建大觉寺,目前已完成部分建筑的基础土建和木工。编制完成了《竹林寺建筑抢险保护修缮方案》。鹫峰寺塔修缮方案也正在编制之中。
———做大石雕文化产业项目。借助泥河湾的知名度,石雕产品注册了 “泥河石”商标,研发了10个类型的100多个品种的石雕制品,已远销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12月, 阳原县与奥伦达部落集团签订了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周边文化旅游项目和泥河湾温泉康养生态小镇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与河南信道基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桑干河水岸运动休闲走廊旅游开发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成为阳原县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全新旅游业态的一个新起点。
此外,阳原县还注重树立“品牌”意识,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核心价值,进一步叫响国际裘皮城五星级专业市场和4A级旅游景区品牌,同步推进青天背、揣骨疃民俗文化园等旅游景点建设,加强与大公司、大集团合作,统筹规划,着力进行“吃住行游购娱”和美丽乡村农家小院等要素建设,构建承接冬奥、辐射京津的精品旅游线路,让阳原在旅游文化发展中彰显活力,让群众在农家旅游中吃上旅游饭、发上旅游财。
打造特色小镇构建乡村旅游大格局
深度挖掘乡土民情、民俗民风,强力打造特色小镇,做大做强做优乡村旅游品牌。
阳原县利用地域优势,以扶贫开发、美丽乡村文化旅游业为抓手,精心打造了井儿沟———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揣骨疃村———民俗文化小镇、 上八角村———礼义小镇、 泥河湾村———“东方人类第一村”、双庙村———光伏小镇等特色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形成了全面“开花”的局面,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今年井儿沟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第一批运动休闲小镇试点项目,规划总面积30多平方公里,总投资10亿元,倾力打造集体育、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体育旅游与运动休闲小镇;凭借厚重的人文地理和浓郁的文化气息,揣骨疃被定位为“民俗文化小镇”,在揣骨疃首届民俗文化节上,消失40多年的传统节目“掇树花”精彩重现,唤起了揣骨疃人多年的乡愁记忆,更为阳原县揣骨疃文化旅游掀开了崭新一页。
阳原还通过打造中国礼义小镇上八角村,成功举办礼义小镇林海赏花节、杏花节、采摘节等活动,吸引周边地区游客来村休闲观光旅游;依托国学基地,吸引大中城市中小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革命教育等; 上八角村在推进全民富裕进程中,始终将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扶贫作为一项战略举措来抓,逐步探索以旅带农、兴旅富民的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致富之路。在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泥河湾村充分挖掘独特的文化资源,开发旅游项目,着力打造“东方人类第一村”,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借助“过年七天乐”等节庆活动,让前来体验远古文化的游客在品尝化稍营驴肉、狗肉,头马坊豆腐干,泥河湾糖葫芦、茶叶蛋等特色小吃的同时,近距离的接触当地传统文化。
大田洼景观农业、桥梁水水上乐园、南口村供佛杏、独山村特色豆腐……根据当地不同的田园景观、自然生态、民俗文化、地形地貌等特点,阳原县将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与现代农业、旅游业及悠久的文化底蕴深度融合,引入“产业+”“生态+”等新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发展 “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品”,打造新的旅游目的地,提高旅游附加值,把更多的游客吸引到美丽乡村、百姓家中,构建起了连点成线的大旅游格局。
传承弘扬让文化火起来,全域发展让旅游热起来。特色小镇的强力打造,激发出了阳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活力。
做强文化活动搭建旅游推介新平台
“阳原山美水美景美,民俗之美更是令人惊叹。”这是体验阳原特色休闲游的游客们的普遍共识。
如何把阳原推介出去,并打响旅游品牌?该县创新全域思维,通过做大做强做优文化活动,多渠道搭建宣传平台,为阳原旅游业大发展、大作为注入了新动能、拓展了新空间。
大田湾乡官厅村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泥河湾杏花节”,吸引了周边近3万游客观赏游玩,赏小长梁万亩杏花,品泥河湾远古文化。以“百年供佛杏,特色旅游村”为主题的供佛杏采摘节在高墙乡南口村举办, 采摘节期间举办的首届南口供佛杏帐篷节,来自石家庄、大同等地的露营爱好者200余人参加了盛会;与此同时举办的“南口供佛杏摄影展暨首届南口供佛杏杯摄影大赛启动仪式”,近百名来自内蒙、山西、河北等地的摄影爱好者领略了阳原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 首届易源北魏皇家温泉泼水节暨首届阳原美食节,其泼水、电音节、篝火晚会、假面舞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以及阳原凉粉、揣骨疃圪渣饼、化稍营驴肉等特色美食,形式之新、规模之大,更是吸引了游客40多万人。 在2017年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上,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等,让全国各地的游客认识了阳原,了解了阳原,熟知了阳原。
如果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阳原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那么旅发大会则是带动阳原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有效载体, 是展现阳原形象的最佳窗口。今年,在首届张家口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 独具特色的阳原裘皮制品、泥河石玉雕、大理石石雕、泥河湾系列酒品、阳原小杂粮、揣骨疃圪渣饼等吸引了数以万计人的眼球,特色小镇和各大旅游景点资源,更是在精心制作的宣传资料中,全方位尽显阳原地域风情和全域旅游的独特魅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正如阳原县委书记孙海东所言,“文化旅游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是阳原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全新旅游业态的一个新起点,对阳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张家口新闻网)
|